教育博客 当前位置: 新沂市草桥中学 > 教育博客 > 浅谈思想品德说明类、反映类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浅谈思想品德说明类、反映类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作者:张四辈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5-03-01浏览:3169
文章摘要:

随着初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思想品德的问题设计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材料越来越新颖,可读性越来越强,设问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这一变化让很多学生不知所措。其实,在思想品德考试中,材料分析题是以社会热点、生活热点、时事背景为材料设计问题。既贴近学生实际,又问题开放、鼓励创新,因而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此类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内容展开分析,这类题并不局限于某个点,其所涉及的知识面往往突破了框、课、单元甚至年级的范围。因其容量大,角度灵活多变,对学生来说,稍有难度。不同类型的材料分析题,解答方法虽不尽相同,但也有规律可循,要答好材料分析题,就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下面,针对说明类、反映类材料分析题谈谈其解题技巧。
说明类、反映类材料分析题的特点:①材料本身直接说明(反映)了什么。例如: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说明(表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反映(体现)了什么”等,多用于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②还进一步说明(反映)了什么:即透过现象看本质,一般说明的是教材中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如果分数较低则只答出知识点即可。

具体解题方法如下:

一、审清题意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审在于审题意,题意审得准确与否,关系全题的成与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就要求同学们首先必须审清题意,就必须了解出题范围的大小,分清条件和要求,查明已知和未知,明确题意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区别,抓住题意的重点和关键,把握题意中的设问角度、分值大小等。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运用知识的范围和设问方向)。设问一般只有简单的一两句话,但通过读懂设问,我们可以在这短短的话语中,寻找的许多有助于解题的最有效信息。

审清设问,就是审清题目要求我们需要运用的知识。审清答题的方向,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某一方面或是三方面兼有。审清设问中是否有其它的特殊要求,如:是否需要联系国家和个人的实际;是否需要联系材料、运用材料某方面知识和具体问题等。

第二步,审材料。把设问带到材料中,寻找“题眼”,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题目主旨。首先,要分清层次,概括层意。其次,找出层与层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归纳出中心思想。

在这个环节中,一定要抓住材料中的主题句和关键词,通常我们称之为“题眼”。要充分理解题意,提炼出有效信息。

第三步,找联系。将在审材料与审设问中获取的信息回归到教材知识中去,通过分析比较,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原理与观点。根据提炼出的有效信息,(即:题目的设问要求和材料的中心),直接指向教材知识体系和热点话题。

只有审得清晰明了、脉络清楚,解答时才会避免答题满意、得分失意现象的屡屡发生。因此,审题是答题的前提条件。

例题详解:当天下午,小青参加了学校召开的法制教育大会。警察叔叔介绍了重庆市“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最新进展:到目前为止,公安机关已经抓获涉黑人员4781人。法院已判决恶黑团伙128个,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也因充当恶黑势力保护伞等罪行被判处死刑。

你认为警察叔叔所介绍的事实,反映了我们在思想品德课中所学的哪些知识?

解题指导: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加以对照,两者相符就是答案。答题时,要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说明它体现这一原理即可。

就此题而言,此题要运用所学知识,结合重庆市“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最新进展材料,多角度分析回答。重庆市“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体现了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方略;通过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说明我国法律的保护作用;文强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罪行被判处死刑,说明法律是由我国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了(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行为规范。

答案: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实施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②法律具有强制性,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犯罪都要受到刑罚的处罚。③我国法律是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

二、形成解题思路

在动笔之前,要形成一定的思路。答案将分成几个要点,需要运用哪些政治术语,哪一点在前,哪一点在后,要通盘考虑。大量的知识在头脑中再现,同学们可能会因为知识堆积过多而导致思绪杂乱无章、本末倒置,不知从何下手。这时理清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思路要理得清楚,能把在头脑中再现的知识按顺序、按要求、按分值理得层次分明,既写得上手,又看得顺眼,更读的上口。

例题详解:某中学教师开展了对本校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活动。以下是访问内容摘选:

(访问一)教师:在家中,当父母与我们之间发生矛盾与冲突时,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生:当我们不理解父母,与父母冲突的时候,要替他们想一想,了解他们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道理。这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

(访问二)教师:那么你与父母交往有什么诀窍呢?生:我有错会认,挨批评会听,帮父母做事,还会夸赞父母,老爸老妈都非常喜欢我。

阅读分析这段材料,运用《思想品德》教材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

1)访谈一说明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2)访谈二说明与父母交往的艺术有哪些?

解题指导: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其次,联系所给教材与所学知识。最后,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

就此题而言,本题主要考查如何与父母相处这一知识点。第(1)题由访谈一中“当我们不理解父母,与父母冲突的时候,要替他们想一想”可知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第(2)题要根据访谈二,结合教材知识具体回答即可。

答案:(1)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2)①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②认真聆听,在聆听中获得教益③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④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

三、组织、修改、完善答案

答题是将头脑中理顺的知识点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答题结果的好与坏影响得分的高与低,这就对书面语言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首先,必须保持整体设计合理、布局美观、卷面工整。其次,要求字迹均匀,能赏析悦目,语言流畅能朗朗上口。再次,要紧扣题意、术语规范、突出要点。

一般来说,每一要点由三部分组成:主题句,材料中有效信息,教学术语。答题时要观点鲜明,把主题句放在前面,主题句和关键词一定要准确,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要点一定要有序号,上下要对齐。

答题时要注意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统一。一忌照抄材料,二忌照搬教材知识点。把答案用书面文字表述出来,并进行修改、湿润,查漏补缺,力求完备。

例题详解:近年来在中学生中“写情书”现象较常见,一些同学精心制作“情书”。他们有的用印有漂亮图案的信纸,画上一枝“丘比特箭来表达爱意;也有的用彩笔画上一颗心来表达对方的情意。即使平时写字歪歪扭扭的同学这时候也写得特别工整。“情书”内容不是流行的爱情歌词,便是表达爱慕的美词佳句。

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一种什么现象?

2)男女同学之间的异性交往,如果处理不当会有什么不良影响?

3)正常的男女同学交往应该注意什么?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了男女生交往方面的知识。该题在命题时遵从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路子。材料中的关键词为“情书”。由“情书”现象发生在中学生中,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学生早恋现象。男女同学之间的异性交往应正常、健康地进行,否则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甚至身心健康。第(3)题,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中学生早恋现象(或:中学生不正常交往现象)

2)男女同学的异性交往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习,影响身心健康。

3)自然、适度(或:坦然大方、掌握分寸;或:把握分寸,不过分随便,避免诸如嬉戏打骂,你推我拉之类的举止)。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只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才能使有效的学习得以提高。教师只有使用更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培养出学生更高解题能力及适用各种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责任编辑:本站

评论 更多>
暂无评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2000    举报邮箱:jubao@xkw.cn 技术支持:学易云